克制司马盾的核心思路在于针对其机制弱点进行突破,主要包括利用灼烧效果、高速先手控制、当锋摧决破防以及法系爆发等手段。司马盾作为以司马懿为核心的后期爆发阵容,依赖藤甲兵减伤和指挥战法叠加的防御体系,在第五回合后开始发力,因此前期压制和战法干扰尤为关键。
兵种克制方面,弓兵对盾兵存在天然优势,特别是携带火攻的东吴弓队能有效针对藤甲司马盾。陆逊、周瑜等自带灼烧效果的武将尤为关键,其战法能无视藤甲的高额减伤直接造成真实伤害。当面对携带抚辑军民的非藤甲司马盾时,则需要依靠高速武将的先手优势,在对方减伤体系成型前快速压低兵力。
战法选择上,当锋摧决是最有效的破防手段,能直接禁用曹操的指挥减伤和司马懿的被动输出。太史慈因其稳定的连击机制成为携带当锋的首选,配合折冲御侮还能进一步削弱防御。三势吕等速攻阵容通过吕布的爆发和关银屏的补伤,能在前三回合建立兵力优势,避免陷入持久战。
阵容构建需要注意速度线调整,确保关键控制或输出武将先于司马盾行动。法系队伍如蜀智、魏法骑通过庞统的连环计和程昱的禁疗效果,能有效限制司马盾的回复能力。同时避免使用纯兵刃队伍硬碰藤甲,转而采用混伤或谋略输出更为稳妥。实战中需根据对方司马盾的具体配置调整策略,藤甲版本侧重火攻和法伤,军民版本则依赖先手破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