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城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资源获取效率、同盟协作能力以及战略防御强度。优先考虑资源丰富度、地形优势以及与同盟成员的相对位置,避免孤立无援或资源匮乏的区域。初期应围绕主城快速扩张领地,确保资源产出能满足城建与征兵需求,同时预留后期迁城的灵活性。
山脉、河流等天然屏障能有效阻挡敌军进攻,尤其适合作为各种保卫主城的建筑,因此应合理对其进行建造打造成后期战略据点。若选择靠近水域的位置,需注意水军营地可能带来的额外收益或风险。平原地区虽便于扩张,但防御难度较高,需依赖城防科技与同盟支援。资源州通常具备高等级土地,但竞争激烈,需评估自身实力后再决定是否迁入。同时可结合盟友一同建造瞭望塔、要塞等建筑加强对主城的防护。
主城应尽量靠近盟友,形成密集防御网,便于快速支援或集结攻城。若同盟计划集中占领某州,需提前规划迁城路线,避免因个人选址偏离战略重心。分城可作为前线补给站或防御支点,但需确保其与主城形成互补,例如主城侧重资源生产,分城侧重军事部署。中后期迁城需谨慎评估目标区域的稳定性。选择人烟较少的区域可降低被袭击概率,但可能远离核心战场。资源州靠近地图中心的位置便于参与大规模战役,但需承担更高防守压力。